▲杭州一位网友称,他通过平台预订了26元的上门开锁服务,但最终被收取了1300元。图/湖北经济电视台直播 近日,杭州一位网友表示,他通过某平台预订了26元的上门开锁服务,但最终被收取了1300元。据经济观察现场报道,发帖网友称,事件发生在10月24日深夜,此时他需要快速开门,于是看到平台上有商家提供“24小时上门开锁26元”,立即下单。更换新锁后,师傅列出了费用,其中锁芯588元,把手288元,夜间服务费200元,总共1300元。之后,我通过平台进行了投诉,经过一番协调,卖家最终同意退款500元。这是另一个解锁价格最近曝光的争议。在这种情况下,该互联网用户承认,他在开始服务之前没有询问价格。据卖家介绍,“26元”只是白天的上门服务费,不包括开锁、更换钥匙等某些项目的费用。未经同意不得强行服役。客观地说,供应商所说的可能不属实。但它强调了“24小时上门开锁费用26元”的信息,并将价格“温馨提示”等较为敏感的信息放在平台服务页面的底部,而不是突出显示。因此,消费者很容易忽视或误解这一重要信息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对于不熟悉定价和行业术语的消费者来说,卖家实际上没有尽到明确告知消费者的义务,或者至少没有与消费者充分沟通。rs。所以,这次调整的结果,最终还是给消费者退了500元,这也不算太不公平。如今,手机生活服务应用程序已经变得非常方便,到处都提供上门开锁服务。然而,这种便利也伴随着风险和技巧。现实中,类似的“撬锁杀手”事件时有发生。例如,锁匠出现在他家门口后,价格“发生变化”,涨幅远远超出消费者的预期。前段时间,深圳一位消费者在网上铁匠铺预订了开锁服务,价格为25元。一个包工头过来开门,收费2000多元。如果锁匠未能及时通知消费者,或者在开锁过程中不断提高“报价”,则涉嫌利用其优势地位和经验,在消费者无法拒绝的情况下完成交易,违反了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。违反了法律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。鉴于目前开锁服务价格缺乏透明度,消费者在接受上门开锁等服务前,应主动查看、“选购”价格。不过,对于卖家来说,也有必要沟通清楚所有的物品和费用。他们不应该偷懒,不应该利用“信息”。事实上,业内专家表示,大多数企业在平台上搜索的锁匠服务都是广告,甚至无法收回30元左右的成本。如果消费者相信这些价格,锁匠上门后他们很可能会面临“背靠背的例行公事”。市场上“锁匠杀手”现象的频繁曝光,反映出锁匠行业需要提高价格透明度。平台和监管机构应共同加强监管,遏制非法哄抬物价行为,保护合法权益。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撰稿/编辑:何欣(媒体人员)/校对:柯锐/杨力。